Showing 1 Result(s)
History 会员博客

过去同安乡村地区的卫生设备

蒋黎金  文  我四份之三的童年是在我的家乡曾林村度过。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别说乡村, 即使是附近的马巷镇也没有卫生水喉设备,乡民们怎样处理他们的排泄物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得到的。大体上,他们用以下三样设施来解决:  粪坑  同安人称它为“塞哈”。 村里到处都有塞哈, 塞哈是在地下挖的圆井,直径大约有两米, 深大约有三到四米,井面一半空着, 另一半除了个入口,由矮墙围着,这是村民们大小便的地方, 由于不够隐蔽, 女性们多数不敢到塞哈去方便。 收集在塞哈里的排泄物,村民们把它当做肥料,用来种植蔬菜瓜果。每当夏天一到, 由于天气炎热, 塞哈到处都是苍蝇,一旦下起绵绵大雨,排泄物溢出地面,真是臭气熏天, 不小心跌入塞哈而溺毙的事件也曾发生。  尿壶 这是男人夜间小便用的,所以同安人叫它做夜壶,每间睡房都备有一个,放在床底下。每隔三四个月,就会有人付点小费来收集夜壶里表层凝固的沉淀物,据说这些沉淀物可用来做药,又有人说这是用来种植某种药草所必需的肥料。  屎桶 大都是用木做成的圆形桶,同安人叫它做粗桶,这是妇女们大小便用的器具,通常放在床边的地上,桶的前面衔挂着一块布来遮蔽它. 每天早上,妇女们就会把粗桶里的排泄物倒进塞哈里,然后到池塘边洗桶。  当时的卫生条件虽然差,但也没有严重的传染病发生,只是小孩子们多数会染蛔虫。 SANITARY FACILITIES IN TONGAN VILLAGES IN THE PAST  Chiang Lay Kim  I spent three-quarters of my childhood in my hometown, Zenglin village. That was in the fifties of last century where 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