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弃我取 制造商机-第39届副主席张子杰
骑着这款赛车型摩托车的同安会馆财政张子杰,威风凛凛。不过,别让他信心十足的外表给骗了。他其实是不会骑摩托车的。 之所以信心满满,因为他是意大利品牌摩托车Ducati的新加坡代理商,对多个款型的赛车型摩托车的性能和部件了如指掌。 子杰和摩托车缘分很深。他的父亲是日本铃木Suzuki摩托车的代理商。到了他这一代,除了继续保有铃木摩托车的代理经销权外,他也看准时机,把欧洲品牌Ducati的摩托车揽括旗下。 七十年代,日本经济日渐崛起,日本制造的摩托车,价廉物美,深得市场青睐,严重打击了欧洲出产的摩托车,欧洲摩托车制造厂或倒闭,或缩小业务,子杰看准欧洲摩托车性能好,而且赛车型摩托车的市场根本还没有打开,便决定放手一博, 争取到有摩托车中的法拉利之称得Ducati赛车型摩托车的代理权。 摩托车向来被视为肉包铁,而危险度更高的赛车型摩托车,骑的又是哪些人呢? 这些价格不菲的赛车型摩托车, 是不是家境富裕的年轻子弟的”玩具”呢? 子杰说,他的顾客以30到40岁的人居多,不少是深谙机械原理的工程师,其中洋人占了一半。 年轻富家子弟倒是不多,因为他们的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危。 而一旦他的现有顾客群年纪变大,如过了40岁以后,往往会改骑适合跑长途的摩托车。 或许你会问,怎么马路上很少看到这类摩托车?的确,这类摩托车本来就属于小众玩意,加上本地道路短,交通灯多,车辆更多,这类摩托车车主,当然不会在这里骑他们的”跑车”,而是到邻近国家奔驰去。 子杰是通过曾是树胶生意伙伴,如今是同安会馆副主席陈木辉的介绍,加入会馆的。 曾负笈英国的子杰, 会加入传统的会馆当理事,跟他在中学接受华文教育不无关系。 我到他家访问时,发现他家的铁栏、吊扇、沙发,甚至是水池旁的石磨, 都是从被征用的老家搬过来的。 其中铁栏还是他父亲亲手设计的, 这些细节,不难看出子杰对旧物的情感,对传统的呵护。 子杰闲时会打打高尔夫球,品尝葡萄酒,和三几个好友跳国标舞, 问他舞伴是谁,他说当然是太太,否则很危险。平时不苟言笑的子杰, 让人看到他风趣幽默的一面。 Looking for undervalued businesses Riding this Ducati sports bike, the Treasurer of Tung Ann District Guild Mr Teo Ch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