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蒋黎金 by Mr Chiang Lay Kim 几年前,’同讯’刊载了一篇赞扬已故李金泉先生的颂文.文里提到一段李先生访问马巷镇时的趣闻. 当李先生听到马巷附近有一个’肠仔头’村时, 他开玩笑的说既然有’肠仔头’, 那么一定也有’肠仔尾’. 果然如他所说, 在马巷附近的同美村就叫做’肠仔尾’. 这是最近我回翔安时所探听到的. 但其实是’塘’而不是’肠’. 闽南语’塘’和’肠’同音, 这真是个笑话. 塘仔头原名叫桐梓村, 但是当地人的土语都叫它做塘仔头. 相传古时候村里有个大水塘,村子就建于水塘进水口处,因而取名塘仔头. 其实, 塘仔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童子头’. 这是我小时候一位解放军军官告诉我的, 由于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不知他的所在, 请教了我的祖父, 才知道这位军官要在塘仔头驻军. 在他的邀请下, 我带领了军车,装甲, 坦克和大炮来到塘仔头, 但由于没有地方停放车辆, 他觉得不便在此驻军而把军队驻在曾林村. 我回乡时曾到桐梓村去参观, 主要的目的是去看我在那里读到五年级的萃英小学, 但可惜旧校舍已被拆除而学校已搬到其他的地点去. 新校舍虽然看起来很宏伟, 但对我来说是生疏的而无法唤起我怀旧的情怀. 为了响应政府对教育的重要性的呼吁; 曾林, 桐梓和沈井三村已合资在曾林和桐梓的交界处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学校, 以容纳这三个村里的学生. 当新的学校开始运作时, 三个村里现有的学校将被取代. 由于建校的资金大部份由桐梓村捐出, 学校就由桐梓村来命名. 据我所知学校将保留萃英小学这个名字. Head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