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uncement

2017同安会馆会员大会通知

新加坡同安会馆 全体会员乡亲  公鉴:      兹订于2017年7月2日星期日上午十时在本会馆礼堂召开第四十一届常年会员大会并选举理事24名,敬希依时出席。如有提案,请在6月27日之前以书面送交会馆秘书处登记,逾期恕不予受理。    议程如下:    一、主席致词 二、复准前期议案 三、通过2016/2017年会务书面报告 四、通过2016年全年财政书面报告 五、推举二名查帐员 六、讨论提案(如有提案) 七、当众开票选举出廿四名理事 八、散会。                            新加坡同安会馆                           第四十一届理事选举筹备委员会主席                           张子杰  谨启                            二○一七年六月三日 附件:1、前期议案       2、常年会务报告(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       3、2016年财政报告书,因重量过大寄发不便,倘须审阅请          来讯告之,当自奉上。大会时报告书现场分发。       4、选票(请勿冒用,作虚弄假,后果自负)。     第41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为28位,请点击查阅有关详情资料。

Announcement 会员区

2017年度勤学才艺奖助学金发放

本会馆2017年度勤学才艺奖励金及助学金,开始接受申请,日期为:8月7日至8月21日。颁奖日期将于9份举行,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报告一则好消息,会馆名誉主席卢玉山乡贤分两次共捐赠予会馆17万元,希望资助贫困家庭同安子弟的学业,会馆理事会议已经通过将成立“卢玉山助学金”来实现卢乡贤热心帮助乡亲的愿望。恰逢会馆理事会换届选举,具体实施细则需要经过新一届理事会仔细斟酌制订,故今年奖助学金发放办法照旧,明年将按照新制订的办法实施。请大家留意会馆网站发布的消息。  请申请人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填写申请表,并提供完整资料,于申请截止日8月21日前将表格及相关资料寄回会馆,以便会馆秘书处处理。勿误!

会馆活动

我会馆以封肉参加福建文化节美食展

我会馆今年以家乡的特产美食——封肉,参加福建文化节的美食展。   制作封肉的是我会馆总务沈武平经营的悦华食阁的美食摊位,摊位位于德普路(Depot Road)第118座食阁;武平在德普路共经营两家食阁,另一家在隔邻第108座德普岭(Depot Height)购物商场二楼。   封肉是咱们同安的名菜,与马蹄酥及炸枣齐名,被誉为是同安三宝。它早年随南来的乡亲带到新加坡,现在已成为本地人们喜爱的美食。   封肉的煮法特异,它是将整块的五花肉密封装进容器里蒸煮,封肉因此得名,而这样的蒸煮法,也使得味香肉甜,引人垂涎。   美食展是在4月13日一连两天在直落亚逸街天福宫对面的庭院举行,两天里吸引老饕无数,前来品尝与购买福建的各式美食。除封肉外,其他美食还有卤面、薄饼、炒薯粉、炸“粕丸”、芋糜、糯米饭等等。   福建文化节是福建会馆主办、两年一度举行。   文化节在13日当天由卫生部长颜金勇主持开幕,其他节目还有文化展、木偶戏、舞蹈剧等等。配合这次的文化节,福建会馆也出版一本介绍本地闽属会馆的新书《乡情,新加坡福建人的会馆》。为我会馆撰写文章的是副文教股长叶鹏飞;他也是《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   《乡情》显示,我会馆在29所闽属会馆中,是排名第15最早成立的会馆。我会馆成立于1931年,至今有86年历史。(余经仁稿于2017年4月中) 照片说明: 1 开幕嘉宾卫生部长颜金勇(左)经过我会馆的封肉摊位时,禁不住要竖起拇指赞好。中是福建会馆会长蔡天宝,右是沈武平。2 我会馆副主席陈皆成(左二)偕夫人专程到美食展会场购买封肉后,与沈武平夫妇合照。3 沈武平(左六)的一班友好,也到美食展的封肉摊位给他捧场。左三是沈武平夫人黄完。4 《乡情,新加坡福建人的会馆》一书中关于我会馆的文章。

人物专访

投身设计艺术浸淫华洋文化-同安会馆大厦设计人及名誉主席陈树仁

曾到过同安会馆的人,相信会对矗立在繁忙的丝丝街上的11层楼会馆大厦留下印象。那些常往会馆走动的人,是否注意到这栋于1984年竣工的大厦,底层电梯等候处有一柱梁? 这柱梁其实述说着会馆的建筑历史。     同安会馆大厦的前身,是一栋三层楼建筑,于1931年购得,当时的楼面面积只到目前电梯等候处。及后以当时的孙炳炎主席为首的会馆领导人,买下会馆毗邻的咖啡店,会馆大厦楼面得以进一步扩充,也就是包括了目前的会馆办事处、会议室和会客厅的面积。而电梯等候处的柱梁,就是替增加的楼面加固而建的。          而负责同安会馆大厦建筑设计的,正是目前的产业股股长陈树仁。树仁的父亲陈大江是会馆大厦赞助人之一。当时从英国修毕建筑设计、学成归国的树仁,负起了会馆大厦的绘测设计。     树仁说,扩建会馆,经费吃紧是最大挑战。由于兴建大厦的500万元,是大家募捐而来的,一分一毫都得省着用。另一个让树仁搅尽脑汁的地方,是如何将会馆原址和咖啡店楼面妥善衔接起来,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电梯等待处,楼梯和厕所等共用设施的部分。而礼堂采取两层楼高设计,就是要带出堂皇壮观的气派。          树仁一向予人温文尔雅的印象。学贯中西的他,和会馆财政张子杰有着类似的学习背景,两人都是华中校友,都曾负笈英国。两人也都是在英国期间,认识他们的太太。不同的是,树仁的太太原籍澳洲,是个洋人,两人于1968年在英国结婚,这在当时保守的社会算是十分罕见。 不过,这段跨种族、跨文化、跨地域的姻缘,却历久弥新,令人羡慕。2006年,国家博物馆为夫妻情坚的两人摄制了七分钟的短片*,于摄影展廊播放,让人们了解本地华人早期生活的面貌。     如今进入半退休状态的树仁,闲时喜欢画画、游泳。早期他还亲手为父母亲,用加固水泥制作了半身雕塑。雕塑如今还摆放在树仁家中。孝顺之情不言而喻。 *短片是永久展品的一部分,目前仍在国家博物馆二楼展厅放映。 Mixing design art with oriental and western cultures For people who have visited Tung Ann District Guild, the 11-storey Tung Ann Association Building on the busy Cecil Street may come to mind. The building …

会馆活动

我会馆访问缅甸加深乡谊

我会馆今年3月中旬组团访问缅甸,获得当地同乡会——同安安人里同乡会热情招待,深深加强了两地同乡会的乡谊。  这是我会馆第一次组团到缅甸这个亚细安邻国的同乡会展开友好访问,缅甸的同乡会同安会馆成立于1927年。1993年,它与当地的乡亲组织安人里乡会合并,组成现在的同安安人里同乡会;安人里是位于厦门的一个地区。  我会馆访问团是由张子杰主席亲自率领,其他团员还有会务咨询王金榜、三名副主席汪家裕、林蔼能、陈皆成、总务沈武平、财政曾英庭、文教股长余经仁、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另有五名妻眷随行,全团共14人。   访问团在3月17日上午抵达仰光机场时,获得同乡会多位理事热诚迎接,他们包括副理事长林向荣、总务吴荣杰、副财政林志强等人,一番寒暄之后,访问团立即接往市区著名的餐馆享用午餐。乡会荣誉会长杜子明、副理事长杜子宏等理事也亲自在场接待。  席上,杜乡长简报了缅甸同乡会的概况,让团员了解同乡会、华社的现状。  他也透露,缅甸同乡会这一些年来,一直就积极参与世界同安联谊会的活动,一度也想主办世联会,以加强与世界乡亲的联系与交流,无奈新会所的重建工程受阻,以致要把这个计划按下。  不过,随着新蓝图获批下来,一旦原有的住户搬迁,建筑工程就可立即动工;新会所将在原地盖起,楼高八层,乡会自己将应用两层。  目前,第11届世联会定在2018年由马来西亚的同乡会主办,2020年第12届则回返故乡举行,因此,缅甸的同乡会若有意承办,那将是六七年后的事,正好可以从容筹备;世联会是五年二度举行。   餐后,在主人陪同下,访问团到访靠在唐人街附近的会所,乡会会长林朝明等其他理事,也已经在会所等候多时。  林乡长在讲话时,欢迎我会馆组团到访,这将加强两地乡会乡谊,发扬同安情。  林乡长是当地企业家,本身拥有两家酒店与其他事业,访问团此行在仰光留宿三晚,就下榻在他名为仰光千禧的酒店。  我会馆主席张子杰在回话时,感激缅甸乡亲热情招待,他也即席邀请同乡会组团到新加坡访问。  “即使无法成行,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争取出席今年10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世联会扩大会议,让彼此可以再聚一堂,再叙乡情。”  我会馆是世联会的永久秘书处,每届都得负责召开世联会扩大会议的事务。  目前的缅甸同乡会拥有两室,一个是祭拜清水祖师的堂位,一个则是会议室,整个会所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古老,古老到它还收存着1946年同安会馆战后复办时的第一届理事会职员表,它的手抄本封在镜框里在墙上展示,显然地已经成为会馆的一件重要与珍贵的文物。   入夜,缅甸的主人又在当地的餐馆包厅设宴为访问团洗尘,宾主又有机会一边享美食,一边交流,待饭饱酒醉,好多乡亲都禁不住上台卡拉ok,借歌声传送乡情,一直到近深夜这才尽欢而散。  访问团随后在主人精心安排下,隔天在仰光观光,第三天再飞往中部的宗教圣地蒲甘游览,第五天后重返仰光,17日才结束行程回国。  对于这次的访问,张子杰在接受《同安网站》的访问时表示,此行肯定已经加强两地乡会的乡谊。  “我们希望彼此可以持续交往,让同安情永远发光发亮。” 同乡精心安排行程  我会馆这次组团到缅甸,获得当地同乡会安排旅游节目,行程堪称尽善尽美,让访问团对缅甸留下深刻与美好印象。  缅甸的行程,主要是由乡亲林志强策划,林乡长是理事会的副财政,本身也经营旅行社,是必威易(BVE)旅行社董事经理,由他亲自操刀,自是驾轻就熟。  在行程中,他安排的几项节目,让团员们称许不已。  ●在仰光第二天黄昏,乘坐游轮游览缅甸母亲河——伊拉瓦底江赏日落,这里,江上海鸥群集,让我们既看漫天彩霞,也看海鸥尽情飞翔;  ●在蒲甘适逢其盛,赶上一场村人的修行入学仪式游行,看村童骑马乘牛车赴会,游行色彩缤纷,气氛热闹;  ●在蒲甘的晚餐,安排在当地的餐馆,一边欣赏木偶戏表演,一边品尝美食。食物是盛在蒲甘的特产——漆器的盘中,而米饭正是我们熟悉的芳香椰浆饭;  ●同样在蒲甘,夜宿波巴(Popa)高原山庒,这里群山环抱,山高气爽。户外,眼底下是自然山林,眼前是云海一片,风景美极。从这里也可以远眺对山建在波巴山岩顶上的寺庙;  ●临行蒲甘前,在蒲甘地区最古老的宾馆——坦徳(Thande)花园享用下午茶,这里周遭景色秀丽幽美;坦徳宾馆是1922年为英国威尔斯王子访缅时所建;缅甸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到1948年才独立;  ●最后一夜夜探仰光大金寺,这时,夜凉如水,金碧辉煌的大金寺,在灯光照射下,更见金光炫丽灿烂。   此外,全程餐饮广泛,让我们有机会遍尝中缅日餐,大饱口福。  除了策划行程,林乡长从我们下飞机后开始,全程日夜陪同,确保我们行程无误,餐饮起居一切妥当,一直到我们登机回国才止步。  尤有进者,在缅甸的行程中,他更把夫人或女儿带上,协助照顾,用意也是希望家人能与乡亲多加联系,用心确是良苦。  总之,我们这趟缅甸行收获满满,林乡长劳苦功高,让我们十分感激感动。  感谢你了,林总!             (余经仁稿于2017年4月初) 交流活动照片说明:1 访问团抵达仰光机场时,获得同乡会热烈欢迎。2 同乡会设丰盛午宴,热情接待访问团。3 午宴后,宾主来个团体照。4 这是缅甸同安会馆的外观。5 同乡会会长林朝明(右)在同乡会赠出纪念品,由张子杰主席接领。6 林朝明赠送纪念品,沈武平忙着把这一刻拍下。7 这是收藏在同乡会战后复办的第一届理事会职员表,已经有70年历史,珍贵程度不言而喻。8 洗尘晚宴上,张子杰回赠纪念品予缅甸同乡会,由林朝明接领。9 由于出版的新书内容有一个单元是介绍同安乡情相关的文章,余经仁(左一)在晚宴上赠出他的新书《风光这边独好2》予以缅甸同乡会收存纪念。其他人左起张子杰、林朝明、杜子明、杜子宏与林向荣。10 洗尘晚宴后,宾主拍摄团体照留念。 旅游活动照片说明:1 参观缅甸民俗村时留影,右一穿缅甸服装者是林志强千金瑞雪。2 乘游轮出江赏日落,看大家心情多开朗。3 沈武平在游轮上,与海鸥合照。4 在蒲甘,欲穷千里目,再险峻陡峭的塔也要攀登上去。5 登上塔顶,我们都成了赤脚大仙,这是因为缅甸人登塔进庙都得脫鞋,我们只好入乡随俗。左起沈武平、陈皆成、余经仁,右一是导游敦敦。6 蒲甘村中的修行入学游行,村童乘坐牛车赴会,色彩绚丽。7 在波巴高原山庒用餐,别有风味,因为眼底下是自然山林一片。8 游览波巴山自然野生鹿苑,照旧要来一张团体照。9 陈皆成偕夫人在野生鹿苑留影。10 波巴寺庙建在山岩顶上,十分特异,吸引我们也以它作背景,拍下团体照。11 王金榜与夫人在伊拉瓦底江边留影。12 团员在坦徳宾馆花园优闲喝下午茶。13 这就是坦徳宾馆的总统套间,外观古色古香。英国威尔斯王子1922年时入住其中。14 林蔼能(左起)、汪家裕与夫人在大金塔前留影。15 夜探大金塔,感受它的金碧辉煌,我们人人变成“脸上无光”。16 在仰光享用日本火锅,让人大饱口福。17 林志强夫人龚文真(右)不辞劳苦,极力照顾团员,让沈武平夫人黄完十分感激,与她合照留念。18 这是劳苦功高的林志强乡亲,因为有他,我们的缅甸行收获满满。         (林志强、沈武平、余经仁摄影)

会员博客

转载理事戴文雪刊登联合早报文章

同等对待本地中西医      2017年3月16日 戴文雪 随着人口老化,我国需要医疗照顾的人口日益增多,可是由于本地医疗人员极度短缺,因此供需不平衡造成种种瓶颈问题,如医院床位不足、诊疗所排长龙、医疗费上涨等。这已引起广大国人关注。 有人建议我国或许应该开拓西医以外的其他医药方式,来协助解决眼前医疗人员与设施不足等问题。我个人相信,中医是解决此难题的良方之一。 《联合早报》3月13日报道,余仁生集团总裁余义明吁请政府和社会同等对待中西医药,包括在法令管制和政府医药津贴上,让中医药和西医药受到同等管制,也让国人享有同样的津贴。 我十分认同余先生的主张。一般人认为,本地中医的地位一直给人非主流的印象。在我认识的本地中医师当中,有不少是中年半路出家去掌心中医的,过后又献身慈善事业,做义工累积足够的初中经验后,才自己出来开诊所行医。 当然,其中有不少是抱着从事副业的心态,在业余时间去一些慈善机构济世救人。他们大多是心存慈悲,想为社会做些事的有心人。然而在这过程中,我没听说过政府给予他们什么倦的帮助。 这一群为数不小的合格本地中医师,其实都是新加坡稀有的医疗人才。跃然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偶尔会有一些害群之马,但这不应该影响政府的社会对他们的评价。 中医西医,只要能治好病,成本又低廉,就是我国急切需要的医疗资源。因此,我希望政府考虑如何善用这些现有社会资源,并系统化地把我国的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落实中西医一同改善病患护理成效的愿景。 我有几个建议:首先,政府应该以身作则,带头承认合格中医师开的病假单。既然政府允许中医看病,却不承认他天的病假单,这是说不过去的。其次,安排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医毕业生,到政府综合诊疗所实习,并给予他们合理的待遇。不少优秀的年轻中医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机会,或待遇过低而中途转行,这是国家人才的浪费与损失。第三,将中医诊所纳入政府的社保援助计划(CHAS)。目前牙医都已纳入这个制度,若能包括中医,会令更多贫困国人受益。 据我所知,西方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早已接纳中医的针灸疗法,也尝试将它纳入西医体系内。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政府目前也承认和允许合格西医采用针灸疗法。这应是中西医互相配合改善患者护理的第一步。 恳争希望政府能平等对待与肯定我们的中医人才。唯有通过肯定他们的医术,才能创造更多的医疗工作机会及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若能做到上述几点,我们的中医药行业不但能延续、生存,甚至在未来达到百花争艳的境界。

会馆活动

新春团拜—老理事承包团拜表演节目

 我会馆今年的团拜活动,首次由各股理事粉墨登场包办表演节目,让人耳目一新。         团拜是2017年2月10日(农历十四)在会所礼堂举行,宴开19席,乡亲们再有机会,借佳节期间共聚一堂尽诉乡情,场面温馨。         由老理事上台担纲演出,是副总务陈汉栋的构思,他在去年12月的理事会上陈述,与其让青年团员继续重复表演,倒不如让各股理事"表现"一下,好让观众有新鲜感,结果获得理事会通过。之后,各股理事只好勉为其难,分头策划自己的节目。         当晚的节目,先由副主席陈皆成偕夫人挂帅表演合唱,另一位副主席汪家裕与总务沈武平一样唱歌,文教股长余经仁讲古《年的起源》,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交际副股长黄和汀与理事林丽霞则携手呈献化装舞剧《游龙戏凤》,产业股长王凯旋也表演歌唱,青年股干事蒋晓虹另呈献芭蕾舞。         当中的《游龙戏凤》,据总导演黄和汀说,这个同安版的演出,纯粹是要搞笑,结果果然达到效果,让台下乡亲们人人捧腹大笑。在演出中,他本身扮演朱皇帝,长辉演阿牛,丽霞则饰酒家女。         另外,青年股长蔡鸿达带领青年团活跃团员呈献新春歌曲,带来浓浓春意,当中陈姵璇还加插武术表演,别看她身型纤弱,打起拳来可是虎虎生风,当晚她是带伤上阵,尤其难能可贵。         由于当晚交通延误,致使龙狮团迟到,晚会节目也被延迟开始,原有林建和副主席与理事黄秀琼母女要表演的歌唱需要割爱。         当晚的节目,依旧有舞狮舞龙、平社的跳加官、有奖猜谜游戏,再加上美酒佳肴,都让参加者度过一个欢愉的夜晚。晚会是由副总务陈汉栋与副产业股长洪健凯当节目主持。         对于同人热情参与演出,使得晚会成功举行,陈汉栋深表感谢与赞赏。         他说:"大家都愿意为会馆出力作出贡献,这是会馆之福!"                    …

会员博客

转载理事戴文雪刊登联合早报文章

盼政府正视中小企业诉求    2017年2月1日 戴文雪 世界经济步入2017年后,局势确实变得变幻莫测。美国选后政治大洗牌所造成的局势动荡、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原油价格下跌等不确定因素,为今年的国际经济发展蒙上一层浓浓的阴影。 在新加坡,我们刚在2015年举国欢庆建国50周年,当时全国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氛。步入2017年,新加坡企业开始收拾起心情,迎战即将到来的经济下滑。 根据新加坡会计师协会在2016年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本地约有44%的中小企业对今年的经济展望表示悲观,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经济转型后所带来的经营压力,如薪金、租金等商业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人力短缺等问题。他们也因而感到不安。 《联合早报》今年1月5日报道,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导的中小企业委员会,针对2017年财政蝥案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踏实地协助中小企业渡过经济放缓周期时的难关。 在我认识的中小企业业者当中,有不少是担心不断上升的运作成本,现甚于公司生意量的增减。虽然日前贸工部发布消息,去年经济增长1.8%,但在商场上,不会有太多人会认为2017年是好年头。与油汽、海事行业有关的企业,陷入水深火热者为数不少。此外,物流、建造等业者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因此,中小企业界都希望政府能正视工商联合总会的中小企业委员会所提出的五方面需要:降低成本、提供融资、推动创新、提高生产力和走向国际化。 在这些建议中,最为重要与紧急的是协助企业降低运作成本。在这一方面,建屋发展局与裕廊集团或许可以思考,如何通过调整租金与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裕廊集团也可以考虑以较长的的厂房使用期,降低中小企业主的长期折旧成本。据我所知,过去中小企业在申请延长厂房使用期时,往往可拿到30年,如今裕廊集团只给20年,少了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企业厂房成本增加了三分之一。 此外,陆路交通管理局也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例如商业用车的拥车证已上升到四五万元价位、通往工业区高速公路的收费有增无减,这些都对中小企业构成相当沉重的成本压力。 在音色激烈的国际环境里,不改变就要被淘汰。因此,经济转型是我国政府目前的重要政策方向。这是因为我国过去50年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我们未来还是能生存得那么好。经济转型与中小企业的命运是连成一体的,政商唯有对彼此利害关系达成共识,国家经济转型才会取得突破与成功。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疲软,这肯定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正如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去年公布财政预算案时所说:“我们不应该被悲观情绪主导,更不该让(悲观的)期望成为现实。” 殷切希望政府能在这困难的时期,向中小企业伸出援手。

会员博客

寻美食 系乡情

我会馆乡亲庄庆良经营的肉骨茶摊贩,11月转移到女皇镇营业,吸引了一批老饕乡亲相约共用午餐,通过美食一叙乡情。  53岁的庄庆良,因为申请到杜生区的组屋,举家从蔡厝港迁移。就在他住家隔街的杜生庄(Skyville@Dawson)第85座组屋,新开的食阁正好有摊位出租,为了交通上的方便,他放弃在武吉巴督的摊位,转移阵地而战。  咱老乡的肉骨茶,拥有浓浓的家乡风味,汤甜味美,自从开业以来,就吸引食客闻风而至,以致天天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在我会馆福利股长蒋援朝的号召下,一批理事会员不甘寂寞,12月15日也相约来到食阁,借品尝美食联络乡情。这批食客包括文教股长余经仁、理事戴文雪、蒋黎金、查账林友赏、会员杨宝泉与蒋海君。  有乡亲登门捧场,庄庆良烹煮起来格外起劲,除了肉骨茶,还加插芋头猪脚,一时美味纷呈,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拍手称好,没一下子,桌面上的美食就全部一扫而空,只剩杯盘狼藉一片。  庄庆良说,他的拿手好菜,还有咱家乡的封肉、薄饼等等,改日乡亲们有空,他愿意再亲自下厨,让大家大饱口福。听得大伙儿都垂涎欲滴,兴奋不已,期待这一天赶快到来。  在询及为何会烹煮肉骨茶时,庄庆良告诉《同安网站》说,咱们家乡的菜肴,一向就有卤味这一道,例如卤猪肉、十全等等,他从小在家看着看着,也就学得一招半式。20多年前移居新加坡后,自己加以摸索改良,也就成了本地人喜爱与熟悉的肉骨茶。  庄庆良是在1985年来新,在这里当建筑工,三年后期满回乡,不过,1993年重返新加坡定居,当时,建筑业情况不好,2000年时他干脆转换跑道,改行卖肉骨茶。  “10多年来,我以卖肉骨茶维生,现在,我更乐于把家乡的卤味发扬光大!”  让庄庆良欣慰的是,依靠卖肉骨茶,他养活一家人,也把两个儿子栽培成材,他们都在南洋理工大学毕业,长子日昆是工程师,次子成武则是会计师。两人品学兼优,求学时都是我会馆奖学金的得奖人。  庄庆良乡亲的肉骨茶是庆祥记,每天上午8时开档到晚上9时,逢星期一休息,欢迎乡亲们前往支持光顾,享受咱们家乡味的餐食。  庄庆良手机是97728629。   (余经仁稿于2016年12月底 蒋海君摄影) 照片说明: 1 庄庆良在杜生庄经营的肉骨茶摊。2   庄庆良(站立者)以咱们家乡的肉骨茶招呼乡亲。左起余经仁、蒋援朝、杨宝泉、林友赏、蒋黎金与戴文雪。3 庄庆良的肉骨茶,有咱们浓浓的家乡风味。4 没一下子,桌面上的美食就全部一扫而空,只剩杯盘狼藉一片。5 庄庆良的长子日昆,在周末休息时,经常都到肉骨茶摊帮忙父母亲,精神十分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