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8 Result(s)
与外宾交流

墨尔本厦门乡亲成立同乡会

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厦门乡亲最近组织了同乡会,以加强乡亲之间的乡谊与联系。   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筹备委员会主要筹备人黄添福6月27日专程前来我会馆作介绍访问时,透露了澳洲厦门社群的这一最新动向。他也盛情邀请会馆组团参加它在9月24日举行的成立典礼,共襄盛举。  黄添福人脉广阔交际良好,预料将获推举为第一届的会长,领导墨尔本这个闽南乡亲组织。   黄添福本身是同安古宅人,今年61岁,早年留学德国,在当地学习与工作居留七八年后,决定回返故里,并看准时机创业,目前他经营房地产开发与外贸,是厦门市银城佳园房地产公司与厦门市福莹贸易公司的董事长。他在2009年到墨尔本定居。因为业务关系,现在是中国与墨尔本两地来回跑。   他表示,在墨尔本的厦门人这些年来经常都有聚会,大家也觉得应该发起乡亲的组织团体,这样既能名正言顺,也能壮大声势,加强凝聚力。后来,在多名热心乡亲奔走相告与招募下,共有整300人加入,同乡会就在大家的期待中成形,一切法律程序也获得相关部门批准。   墨尔本现有人口500多万,当中华人占约有一成。   黄添福也透露,同乡会现在差欠一个正规会所,乡会正在积极物色当中。过去,筹备会议都是假借他的住家举行。   另一方面,墨尔本厦门同乡会也希望加入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的大家庭当中,对于此,身为世联会永久秘书处的我会馆表示欢迎,不过,总务沈武平告诉来宾,在程序上,还需要经过大会通过。   到目前为止,世联会未订下任何会议意向,因此,墨尔本厦门同乡会寻求入会,最快需要等到明年第11届世联会在新加坡召开扩大会议时,才有机会提出入会动议。至于扩大会议几时举行,就等待下一届的东道决定。马来西亚是第11届世联会的主办国,会议预定在2018年举行。   在受询墨尔本厦门同乡会会否承办世联会的问题时,黄添福表示,他们现在还缺乏人力财力物力,所以要办世联会,一切言之过早,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办好来临的成立典礼。   黄添福当天傍晚在到达会馆时,获得会务咨询林树南率领的理事会同人欢迎,这些同人包括正副总务沈武平与洪旭、财政曾英庭、文教股长余经仁、交际正副股长林平仲与黄和汀、理事林丽霞与副福利股长蒋福励。   随同黄添福前来的还有另一名同安的乡亲黄再祥,他也是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筹备委员会的委员。   在结束访问后,宾主双方互赠纪念品留念,黄添福再三热情邀请会馆9月赴一趟墨尔本,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除了新加坡,故里的侨联事务单位也在受邀之列。   我会馆过后再安排同进晚餐,宾主继续交流一番,到近10时才尽欢而散。    (余经仁稿于2016年7月初) 照片说明:         1、黄添福(右二)赠送纪念品给我会馆,由沈武平(左二)代领,右一是林树南,左一是黄再祥。    2、外宾黄添福(左四)黄再祥(左三)与我会馆同人一起合影留念,左起曾英庭、洪旭、沈武平、林树南、蒋福励与林平仲。

与外宾交流

我会馆74人回乡共襄盛举

 我会馆的74名理事、会员与眷属,12月1日到5日回返同安故里,参加第10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  这个旨在促进乡谊的大会五年二度举行,由于是由家乡主办,意义特大,一共吸引了全球近1000名乡亲参加,他们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乡会。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海丝路 同安情》,以配合中国当前“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策略,同安在古时代曾是海丝路的一个节点。  我会馆的代表团是分两路前往,第一团49人在11月28日出发,先往潮州与汕头两地旅游;第二团25人则在12月1日飞厦门,两路人马最终在同安的京闽盛之乡温泉酒店会合;盛之乡是大会指定的六家住宿酒店之一。  本届大会节目活动紧凑丰富,从经济论坛、摄影展、民俗展演、文艺晚会,参观厦门自贸园区、同安滨海新城、旅游景点到品尝美食,概括商业、文化、艺术、旅游,一举让与会者了解祖籍地的投资商机、建设发展和旅游设施。  在这次的会议中,大家在各个场合都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乡亲会面,遇上旧雨,彼此互相问候,碰到新知,则互递名片,一时乡音处处,乡情切切,让人倍感温馨。  欢愉的日子在忙碌的活动中过去,三天之后,乡亲们又得收拾难舍的心情,向故里告别,向乡亲们道珍重再见。  这次的会议,乡亲们对东道的热情都深表赞赏,各个环节如接机、酒店住宿、节目安排也都满意,唯一感觉瑕疵的是惜别晚宴,由于是分开在各自的酒店举行,缺少了惜别依依的气氛。    第一次参加世联会的会员吴清耀(76岁,退休工程师)在接受《同安网站》访问时,对可以参与其盛感到兴奋。他是定居在新加坡的印度尼西亚土生华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华社和讲华语社群的活动。  他说:“我过去曾经到中国旅游多趟,但从来没有一次,能够让我这么深深感受和体验到中华文化。像到焚天寺、罗汉山、梅山等名胜,尽管我不熟谙中文,但在实地参观后,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精深广博。”  当中,他最欣赏的是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的演出,他给予的评价是世界级的水平。  他因此形容此行是大开眼界,也让他深扣着中华文化的大门。  “我回国后,将把此行所见所闻发表在博客上,好让自己的家族和其他友人共赏。”   这次的代表团,是由我会馆主席张子杰亲自带领,这是张子杰第一次以主席身份率团参加联谊大会。他此行也带同夫人谢璧珍医生(75岁)、儿子贻敏(45岁)与孙子谋峰(5岁)同行。  谢医生在受访时表示,她这次随团,一是给夫婿支持,二是要顺道了解中国政府倡议的“一带一路”经济策略。  至于把儿孙一起带来,也是要让他们及早认识中华文化。  他们此行也回到乡下的祠堂祭祖,使得回乡行意义更加深远。  张贻敏在受访时表示,他对中华文化其实也深感兴趣,所以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曾到中国自助旅游了两个月,目的就是要接近中华文化。现在能够随家人一道来,收获是挺丰富的。  值得一提的是,总务沈武平在这次的工作中,积极发挥了他的影响力。  我会馆代表团这次有一个特别行程——参观同安竹坝农场,就是由他争取与安排。竹坝农场是1960年印尼发生排华事件后归国华侨定居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开荒垦殖,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农场,会员也同时参观一家酿酒厂,了解米酒的制作过程,两项活动都深具教育性。  另外,团中一名团员因为跌倒骨折,也是由沈武平密集联系,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留医并动施手术,团员现在已在康复中。  这次出行,副交际股长黄和汀则全场负起摄影任务,举凡会议、活动、宴会,他都扛着重甸甸的照相机,穿梭其间,努力把最重要的一刻捕捉下来,以为会馆留作珍贵的记录。黄和汀劳苦功高,应记上一笔。  这次出席大会,随行的理事还有两位会务咨询林树南与王金榜、三名副主席汪家裕、林建和与陈皆成、正副总务沈武平、洪旭与陈汉栋、正副财政曾英庭与林成基、文教股长余经仁、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正副交际股长林平仲与黄和汀、康乐股长陈瑞成、理事蒋黎金、林丽霞和黄秀琼。  大会在结束后,半数团员回国,一部分停留在家乡探亲谒祖,另一部分人则续程到附近旅游。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同金厦联合总会已经成功申请到下一届联谊大会的主办权,将在2018年连同马国的其他同乡会承办第11届的联谊大会,作为毗邻的我会馆与常设秘书处,也为此感到荣幸。总会长郭明发在接下大会会旗时矢言,他们将办好大会,不会辜负乡亲的期望。    (余经仁稿于2015年12月中) 1:我会馆主席张子杰受邀在开幕式上致辞。2:这是开幕式的会场,场面十分盛大隆重。3:开幕式上,我会馆的三名团员认真听讲,左起洪旭、林成基、陈皆成。后排左起是陈安全与陈汉栋。4:开幕式结束后,我会馆全团团员在会场前集体合照。5:我会馆代表参加海丝经贸论坛,左起汪家裕、曾英庭、陈汉栋、朱长辉、林建和、张子杰夫人谢璧珍医生、洪旭、林成基与余经仁。6:我会馆主席抵达海丝经贸论坛会场时,接受当地厦门电视台访问,其他人左起是副主席林建和、会务咨询林树南与副主席陈皆成。7:我会馆总务沈武平(右)代表联谊大会常设秘书处,在顾问团扩大会议上发表筹备报告。左是会务咨询林树南。8:马来西亚同安金厦联合总会成功申请到下一届联谊大会的主办权后,邀请我会馆主席张子杰(右五)与总务沈武平(右四)一起合照。右六是联合总会总会长郭明发。 1:在竹坝农场,团员兴致勃勃参观农场内的高科技种植场。2:团员(左起)江丕显、谢璧珍医生(主席张子杰夫人)、孙子张谋峰、会务咨询王金榜、张子杰与吴清耀细细了解蔬菜的培植过程。3:到访华侨酿酒厂,厂长李添贵(左二)亲自接待,引导大家参观。4:在酒厂内,团员近看米粮如何发酵,了解酿酒过程。 5:印尼国籍的吴清耀团员(右二),在异乡碰到老乡——酒厂厂长李添贵(右一),难免要多聊几句,负责报道活动的团员余经仁(左二)赶紧作笔记,左一是总务沈武平;参观竹坝农场也是沈武平费心安排的知识性观光节目。6:参观酒厂后,团员还有机会品尝刚生产的米酒,大家禁不住要对酒干杯。左起黄完、陈汉栋、蒋福励、陈皆成与曾英庭。7:在有故事的餐厅,也就是竹坝农场的南洋生活馆,会务咨询林树南留影作纪念。8:团员陈瑞成沿途都拿平板电脑摄影,现在这对最佳夫妇档也被拍入照片中。 9:竹坝农场的居民何定华(左三)带领印度尼西亚的同乡,呈献歌曲欢迎来宾到临。10:表演结束,团员受邀加入与居民共舞,看团员们跳得多开心起劲。11:归侨史迹馆内展出的文物——新加坡人旧时使用的铝锅。12:参观结束,全体团员在归侨史迹馆前留影。  (黄和汀摄)

与外宾交流

中国厦门海外联谊会来访

1、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蔡林娜女士(穿黑衣者)一行四人与会馆主席张子杰(右三)、会务咨询林树南(右四)等诸位会馆理事在会馆会议室亲切交谈。 照片说明: 1、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蔡林娜女士(穿黑衣者)一行四人与会馆主席张子杰(右三)、会务咨询林树南(右四)等诸位会馆理事在会馆会议室亲切交谈。 2、宾主于会馆大礼堂互赠纪念品。右起会馆理事黄和汀、余经仁、王金榜、沈武平、林树南、张子杰、蔡林娜、陈立人(陈嘉庚先贤长孙)、陈雪红(集美学校)、王铮铮(集美学校)、吴蔷(厦门海外联谊会)、林建和、汪家裕、曾英庭、王凯旋、蒋黎金 为加强与新加坡社团的联谊交流与合作,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的一个四人代表团,本月25日前来我会馆访问。   代表团是由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蔡林娜率领,其他团员还有联谊会秘书吴蔷、集美学校委员会资产处处长王铮铮和集美学校委员会联络处经济师陈雪红。陈嘉庚先贤长孙陈立人也陪同前来访问。   代表团一行当天傍晚在抵达会馆时,获得主席张子杰及其他理事热烈欢迎,宾主就会馆事务、活动、经费来源、年轻人接班等课题交换了意见,彼此也互赠纪念品留念。晚餐时间,代表团受邀共进晚餐,在美酒佳肴中,宾主畅谈更欢。   晚宴结束后,大家也相约下周再见,这是因为世界同安联谊大会12月2日起一连三天在同安区举行,大会虽由同安主办,但厦门市海外联谊会也参与指导与协调工作。   代表团此行在新加坡,也走访福建会馆、厦门公会与怡和轩俱乐部。结束新加坡的行程后,它续程飞往马来西亚,访问吉隆坡、怡保和槟城的社团。       (余经仁稿于2015年11月底)

与外宾交流

我会馆组团赴槟城展开友好访问

坚持“互相会面、加强交流”的理念,我会馆10月底再次组团出国展开友好访问。  这趟出访,是飞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当地同安金厦公会成立92周年的庆典,这也是我会馆继9月前往古晋参与砂拉越金门会馆25周年庆后,又一次的外访活动。  我会馆与槟城的同乡会,整10年来已经没有这样“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因此,在接获槟城同安金厦公会的92周年会庆邀请时,立即决定组团出访。  代表团一行10人,由主席张子杰亲自率领,其他成员还有正副总务沈武平与洪旭、正副财政曾英庭与林成基、文教股长余经仁与干事戴文雪、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康乐股长陈瑞成和交际副股长黄和汀。  在10月31日晚举行的同安金厦公会92周年庆典,也同时庆祝青年团成立31周年与妇女组成立14周年纪念,晚宴在龙城酒店(Cititel)的中华餐馆举行,宴开20多席,参与者除外坡的同安或金门与厦门乡会乡亲外,家乡海外联谊会一个由翔安区统战部部长洪国平率领的六人代表团也恭临出席,使得场面更加盛大热烈。         席间,乡亲们有机会相会,自是兴奋不已,互相问候,一时乡音处处。酒过三巡,大家更是激情万分,时不时对酒痛饮,“兴啊、旺啊、发啊”之声不绝于耳,到了酒酣之际,许多人已情不自禁,要登台卡拉OK一番,借歌声倾诉乡情。   深夜,筵席终告结束,这时,原本欢乐之情,一下转变成离愁,在互道珍重再见声中,大家约好12月初故里再聚首;故里之约,是因为第10届的同安世界联谊大会,定12月2日在家乡的同安区举行,到时,全球的同安乡亲,都将集中回乡参加这个五年二度的恳亲大会。 展现浓浓乡情  槟城同安金厦公会这些年来,也面对接班人的断层问题,尽管如此,老干事们仍然努力不竭,希望把周年庆办得体面隆重。在过程中,理事们事事亲力亲为,好像接机送机,都亲自开车上下机场。除了正式晚宴,他们还加设欢迎晚餐、送别早餐,目的就是要确保乡亲们宾至如归。他们盛情款款,展现的正是同安人的深深情谊结。  当中的送别早餐,显然是东道费尽心思安排,他们选择在当地最富地方风情的关仔角进餐,这里濒临马六甲海峡海面,海风习习,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大家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味的风味餐肉骨茶,情景令人难忘。  对于这次的访问,第一次代表会馆出行的黄和汀,就表示收获良多。  他说:“平时除开会外,难得与自家的乡亲理事碰头,这次借出行机会,正好可以彼此同行共餐,不但建立好交情,对大家也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往后在推动会务时,当会有更大的默契。”  黄和汀是今年7月会馆选举后加入会馆成为新理事,他本身经营印刷业务,这次出行,由于适逢年底时期,工作特别忙碌,但仍然在百忙中抽空成行,他力求对会馆奉献之心,不在话下。   在此行中,部分团员也顺道走访槟城的多个名胜与景区,例如极乐寺、升旗山、关仔角、峇都丁宜海滨、七姓桥、老街文化区等等,对这个享有“东方之珠”盛誉的都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于槟城之行,戴文雪也表示,这次趁会馆访问,有机会到老街文化区走走,包括欣赏立陶宛画家的壁画,有助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确是乐事。      (余经仁稿于2015年11月初) 图片说明: 1:     在文化老区欣赏立陶宛画家最著名的姐弟骑玩脚踏车壁画后,同人不禁要一起在画前留影。2: 我会馆总务沈武平(右二)与乡亲在晚宴上拍照留念,左起是马来西亚金同厦公会总会长郭明发、中国翔安代表郭三温与朱延望。3: 我会馆主席张子杰(左)赠送纪念品予槟城同安金厦公会。

与外宾交流

会馆组团参加砂拉越乡会银禧庆祝晚宴

我会馆9月中组团飞赴古晋,参加砂拉越金门会馆成立25周年银禧庆祝晚宴,共襄盛举,加强两地乡谊。  这是我会馆第40届理事会在今年7月成立后对外的第一项活动,代表团由新上任主席张子杰率领。  会馆这次在接受邀请时,正值改选期间,结果诸多耽搁,多亏总务沈武平积极推动,最终才得以顺利成行。  沈武平在接受《同安网站》访问时表示:“乡会之间需要多加交往,互相见面,这样才能达到加强乡情、巩固乡情的目标。”所以,尽管日程忙碌,他仍大力推动,终于看到成果。  武平这回堪称风尘仆仆,9月上旬他刚代表会馆,前往厦门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回国不到一星期,又马上收拾行李,加入东马之行。  这次的古晋行,除张子杰与沈武平外,成员还包括副主席陈皆成、副总务陈汉栋、正副财政曾英庭与林成基、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和康乐副股长林永吉,部分理事的妻眷也随行。  首次担任团长的张子杰主席同意“见面三分情”的说法,因此,他这回决定亲自带团到古晋访问,希望加强新马两地乡会的情谊。  他表示,这次古晋行,确实达到目的,促进了新马两地乡会的乡谊,两地乡亲面对面寒暄,格外亲切,而东道知晓有客专程飞来,更是感觉光彩。  另外,在遇到同安的乡亲时,彼此也有机会,就来临的世界同安联谊大会事务,简略交换意见。  张子杰说:“作为世联会的永久秘书处,这样的交流,有助咱们会馆把永久秘书处的工作做得更好。”  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定12月2日到4日在厦门同安区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海丝路 同安情”,这次大会也将推选出下一届大会的主办地。  团员之一的林永吉也表示,这次出访,在四天三夜里,能够与乡亲同行共餐,感觉特好。   林永吉7月受委为康乐副股长,这是他第一次随会馆活动出行。  他说,出访也有机会结识其他乡会的乡亲,了解他们的乡会组织,尤其是看到他们的青年团与妇女组,组织力强、工作十分热情投入,因此,收获很大。他对砂拉越东道的盛情招待,也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他们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砂拉越金门会馆的银禧庆祝会,分欢迎晚宴和正式晚宴两场,分别在9月18日和19日借古晋一家中学场地举行,出席的还有西马与新加坡的乡亲团体,宴开数十席,盛况热闹空前。  代表团借这次出行,还顺道安排旅游活动,畅游古晋多个旅游胜地,包括砂拉越文化村、鳄鱼园、妈祖庙、周末市集、马中友谊花园等等,一举了解这个东马城镇人民的生活习俗。   (余经仁稿于2015年9月底)

与外宾交流

圣尼格拉小学访问我会馆

圣尼格拉小学的40名学生,5月26日组团到我会馆,展开一趟寻根问祖的学习之旅。  圣小是配合教育部举办的母语双周而举行这项校外活动,这是我会馆第五次接待学校团体来访。这些学子尝试通过会馆组织,了解祖辈漂洋过海的事迹,这也是会馆第一次迎来小学部的学生。  圣小是我国特选小学之一,特小的学生是以第一语文水平修读母语与英文;小学生现在就参与寻根之行,显示本地学府越来越重视祖籍根源的课题。  不过,接待小学生来访,对会馆来说是一大挑战,这是因为考虑到课题可能过于深奥严肃,以致学生难以吸收。为此,负责的理事会同人——文教股干事叶鹏飞与产业股副股长陈汉栋,之前还预先与圣小的两位华文老师陈慧敏和黄碧凤会面,研究怎样在轻松的情况下进行参访,并且做到讲解深入浅出,以确保学生能有所获,不虚此行。  5月26日下午,圣小的学生在陈慧敏和黄碧凤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准时到达我会馆,会馆第一次迎来这么大批小朋友,让会所充满生气。  这40名学生,来自三到六年班级,他们都是班上的华文科代表。  文教股干事叶鹏飞负责这次的讲解会,他在主讲时,从清朝末年朝廷腐败讲起,当时,由于人们生活困苦,迫使先辈不惜冒险,离乡背井到南洋谋生,最终为了互相照顾,形成了会馆这样的组织。他同时讲解会馆现在的新任务,也就是如何协助新移民融入,另外,也介绍同安的古今名人。  讲解结束后,学生分成八组,以配对选择题的方式,回答讲述内容所提出的问题,以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结果各组学生都兴致勃勃,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答,一时气氛热烈。现场的情况显示,各组学生大部分都能正确回答试题,显示她们都认真听讲。  除了讲解外,我会馆还准备了各式同安的小点让同学品尝,希望通过饮食文化,加深学生对同安的了解,这些小点包括了炸枣、豆沙饼和马蹄酥。  对于这次的参访,黄老师表示学生受益很多,她说,学生是在轻松的情况下学习,而游戏又活泼有趣,是难得的一次校外学习活动。  陈老师则透露,学生回校后,将会展示所见所闻,并与其他同学分享,然后,华文科的代表会带头展开调查,助更多同学寻根,了解自己的祖籍。  参访结束前,我会馆赠出一套手工艺品给予圣小留作纪念,赠礼仪式由林树南主席亲自主持,而学生则当场制作一张感谢卡,谢谢会馆叔叔与阿姨们热心协助学生寻根。  我会馆其他理事同人,当天也到会馆来迎接学生来访,他们包括副主席林建和、总务沈武平、文教股长余经仁和产业副股长陈汉栋等等。    (余经仁稿于2015年5月底) 图说:1:圣小学生坐满会馆礼堂,聆听叔叔讲解祖辈过番的经过。2:叶鹏飞讲解祖辈怎样冒险乘坐帆船,南来南洋寻找出路。3:看学生多认真回答试题。4:完成试题,学生争着举手要求批审。5:答对试题,学生获奖小礼品以资鼓励。6:叶鹏飞介绍咱们同安的小点美食——炸枣。7:学生兴致勃勃品尝同安的美食。8:我会馆主席林树南(左二)赠出手工艺品给圣小留念,两位老师黄碧凤(左一)和陈慧敏(右二)接领,右一是叶鹏飞。9:学生代表王暄雯(左一)与陈纬恬回赠感谢卡给我会馆主席林树南。10:这是学生制作的感谢卡。

与外宾交流

会馆组团赴马国吉胆岛访问交流

我会馆近日组团,越洋过岛,访问马国吉胆岛两个同安世界联谊会的团员乡会,加强乡谊。  吉胆岛位于雪兰莪州巴生港外,岛上的这两个乡会,一是吉胆村泉顺发公会,另一是五条港同安联谊社;五条港村居民有六七百人,他们当中99%是同安后裔,因此享有中国境外同安村的美誉,十分具有民族色彩。  我会馆是应泉顺发公会的邀请,参加它成立50周年的庆祝活动,共襄盛举,并顺道访问五条港同安联谊社。  这也是我会馆继2013年8月访问吉胆岛后再次出访,访问团连同家眷一行20人,由林树南主席担任团长。这次访问团的年龄层概括老中青少,是一次难得的组合。         另外,印度尼西亚的同乡会——同安互助基金会一行六人,在总会长魏耀坤带领下,也加入我会馆的访问团同行。新印两国同乡会同车共行,显示两地乡情深深,关系紧密。         访问团是在12月24日清晨出发,傍晚抵达巴生后,巴生雪隆同安会馆获知新印同乡会路过,坚持安排晚宴招待,以尽地主之谊。当晚,正副会长郭可培与高建利、总务洪有利以及青年团、妇女组理事都到场接待,新马印同乡共聚一堂,诉尽乡情,乐也融融。而彼岸同乡的隆情厚谊,也让人难忘称道。        隔天上午,五条港同安联谊社包船,把我访问团从巴生港码头送到目的地,联谊社的理事们由正副会长郭文进与苏记率领,在渡头热情迎接;苏记也是五条港村长。  随后,宾主安步当车,一起步行到百来公尺外的联谊社会所。这个会所重建于上个世纪末,它有我会馆与理事同人参与出资兴建,因此,团员到访,格外感到亲切自在,仿佛回到自己的家园。        郭文进乡亲在讲话时,汇报了联谊社的一些发展。  他透露,由于楼高三层的会所是村中最高建筑,联谊社应用这个优势,将屋顶租出装设人造卫星,这一来,全村可以享有先进的电信服务,而联谊社又能够从中收取租金,作为社员的福利用途,堪称一举两得。  对于联谊社热衷照顾村人福利,我会馆随即认同参与一份,即席捐出2000令吉(折新元约850元)作为明年春节的敬老基金,以示友好。  过后,在联谊社理事的陪同下,团员走访五条港人家、庙宇与学校,了解村民生活以及村人如何将渔获加工制造。午餐时间,联谊社设丰盛午餐招待,桌上佳肴尽是最新鲜的鱼虾螃蟹海产,让人大快朵颐。   午后,大家越海前往吉胆村,参加泉顺发公会成立50周年的庆祝宴会。  宴会是在村上的华联小学礼堂举行,宴开70多席,场面隆重盛大。宴会的节目十分传统,有二十四节令鼓表演,还有颁发奖牌给予有功受封的乡亲,再次肯定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餐后,主人唯恐招待不周,许亚陇会长又盛邀新马印同乡到他们会所,再叙乡情,同时卡拉OK斗歌一番。及至三杯下肚,大家已忘了来自何处,只记得彼此同是同安一家亲,一时乡情绵绵,难分难舍。聚会到晚上8时,眼看夜已深,大家这才尽欢而散,回返本岛。  第三天上午回国前,巴生雪隆同安会馆盛意拳拳,再安排当地著名的风味餐——肉骨茶给团员送行。除了总务洪有利夫妇及妇女组的理事到场外,马国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名誉顾问丹斯里拿督林顺平也抽空前来一起共进早餐;林顺平是马国上市公司帝亿置地(Titijaya)总裁。     对于这次出访,林树南主席总结说,它除了加深会馆理事同人的凝聚力外,也进一步促进了新马印同乡会的乡谊。  “希望往后大家可以经常互访交流,把已经深浓的乡情,再推向一个高峰!”这次访问团除团长林树南主席,其他团员是名誉主席杨松鹤夫妇、副主席林建和与汪家裕、正副总务沈武平夫妇与林成基、文教股长余经仁、国际关系股长朱长辉夫妇与干事陈瑞成夫妇、副交际股长林平仲、查账戴文雪夫妇与儿子佳讯、会员余文沣以及互助部主任陈长贺夫妇;杨松鹤也是怡和轩俱乐部副主席。    这也是我会馆在一个月内二度北上马国访问,与当地的乡团或乡亲见面联系,加强乡谊。  11月25日,林顺平在吉隆坡设宴庆祝母亲81岁寿辰,广邀海内外各界亲朋戚友赴会,我会馆组团前往庆贺,代表团由主席林树南率领,其他团员还有副主席张子杰与林建和、正副总务沈武平、洪旭与林成基以及文教股长余经仁。当时,正值世界同安联谊会顾问团扩大会议开会在即,我会馆正好与见面的各个乡团,就商讨的相关课题提前互相沟通,因此,马国之行收获甚丰。          年轻团员获益良多        我会馆这次的吉胆行,吸引两名年轻人加入,给访问团增添了生气与活力。        两名随行的会员是余文沣(29岁)和戴佳讯(18岁)。文沣是从事媒体制作,这回随团负责摄影任务,而佳讯则是在父亲鼓励下,一探五条港这个同安村;佳讯刚在华中修完高中课程,正等候入伍,他也是我会馆多年的奖学金得主。  两人在受同安网站访问时,都深表收获丰富。  文沣说,五条港虽然略嫌简陋,但是空气清新,远离尘嚣,那里人们生活简朴、悠哉闲哉,确实如书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一样。因此,他有计划一邀朋友或乡亲,一起再访五条港,住上几天,以深入体验这里的生活。  佳讯则表示,对我们这些城市人来说,来到五条港,就好像来到一个天外世界,处处让人感觉新奇。另外,在五条港有机会实地了解村人的生活,看他们怎样加工处理渔获,是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文沣和戴佳讯在此行中,都感受到同安村人的热情与好客之道。  文沣说,与这里的村人初次相识,但感到的却是一见如故,他们亲切热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也说,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是绝佳的题材,他因此拍下数百张照片。  他感谢会馆安排这样的活动,让他有机会开扩眼界、增长许多知识。  他说:“日后会馆若组织任何交流活动,或者要召集义工到五条港服务,我将会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人!”      (余经仁稿于2014年12月底) 照片说明: 1:五条港同安联谊社正副会长郭文进与苏记(前排右二三)在渡头迎接访问团,右一是林树南主席,左一是副总务林成基。 2:团员参观联谊社,倍感亲切自在。我会馆与理事同人因资助兴建联谊社会所,会所二楼命名为"新加坡同安会馆楼",使我会馆在海外有了分馆。 3:在联谊社会所,宾主亲切交谈。 4:郭文进会长(右二)与乡亲互诉乡情,左起林成基、魏耀坤与副主席林建和。 5:访问团与主人在新加坡同安会馆楼留影纪念。 6:林树南主席(右六)赠送纪念品予联谊社。 7:团员参观村上的寺庙。 8:五条港村人将渔获就地晒干,成了村上一抹独特的风景。 9:在吉胆村碰上同安乡亲经营土产,团员都争相"瞎拼"。 10:泉顺发公会邀请团员上会所卡拉0K,副主席汪家裕(左二)一曲《干一杯》,激起大家干杯尽兴。 11:离开巴生前,新马印同乡在酒店前拍照留念。 12: 五条港同安联谊社的新加坡同安会馆楼  (余文沣、戴文雪摄影)

与外宾交流

我国驻厦门总领事拜访会馆

         我国驻厦门总领事馆候任总领事池兆森,为加强认识本地闽属会馆,2014年12月8日前来我会馆访问。  池兆森近日获我国外交部调度,2015年1月将派驻厦门出任总领事,因此先行展开熟悉工作,了解本地闽属会馆与厦门市的关系,以助自己上任后工作胜任愉快。  池兆森年轻有为,精通双语,是资深外交官,2001年至2005年期间曾派驻东京大使馆,之后也在上海总领事馆任副总领事,服务四年;他也担任过外交部长杨荣文的特别助理。  池兆森当天上午到访时,获得主席林树南、副主席林建和、总务沈武平、文教股长余经仁与副产业股长陈汉栋同人接待。宾主进行了友好交流,历时超过一个小时。  我会馆同人向池兆森简介了会馆的成立历史、现时的职务功能,与家乡同安区的关系等等,也汇报了10月刚组团回乡访问考察,并会见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洪成宗主任。另外,由于我会馆是世界同安联谊会的常设秘书处,刚在上个月底成功主办了世联会顾问团的扩大会议。  池兆森在获知我会馆明年底将会组团回乡出席世联会时,欢迎我会馆到时前往总领事馆访问。他也希望我会馆与他经常保持联系。  访问结束前,我会馆同人预祝池兆森在闽工作顺利,进一步提升新中两国的外交关系。   (稿于2014年12月)

与外宾交流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来访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为出版孙炳炎先贤传记,12月2日专程到我会馆访问,搜集孙炳炎生前的相关资料。   孙炳炎在1965年至2000年年间曾任我会馆主席,先后长达36年。   世界孙氏宗联会设在厦门市集美区,这里也是孙炳炎的家乡。八十多年前孙炳炎16岁时,身无分文从家乡南来新加坡谋生发展,经历半辈子奋斗,最终成为著名企业家。他在2002年辞世,享年90岁。    孙氏宗联会一行四人,由会长孙吉龙(63岁)亲自带领,工作团队人员还有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桂平博士、集美大学文学院讲师郭倩和宗联会秘书叶薇;孙吉龙也是集美大学校董会董事、厦门市孙炳炎教育基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他们在抵达会馆时,获得林树南主席、林蔼能副主席和文教股长余经仁接待。   孙吉龙表示,宗联会是有感于孙炳炎生前在教育慈善方面,对家乡、社区以至国家都有巨大的贡献,因此决议出书以资纪念。另外,孙炳炎一生苦拼,而在名成业就后,又义无反顾回馈社会,展现的是同安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优良美德传统,值得后人从书中学习模范。    孙炳炎生前除担任我会馆主席,在其他社团如中华游泳会、怡和轩和中华医院同样担任主席职,在福建会馆则任副主席。   孙吉龙透露,根据设想,孙炳炎的传记将有四部,它们分别是《孙炳炎评传》《亲友杂忆:孙炳炎往事》《孙炳炎交往考述》和《孙炳炎图传》,前三部是以文字为主,后者则以图片呈献。   为了广收资料,工作团队上个月曾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巴生和马六甲,寻访当地的宗乡团体和认识孙炳炎的友人面谈;孙炳炎生前业务概括马来西亚,与当地许多商人都互相结识。另外,因为发起世界同安联谊会,他与彼岸的宗乡团体也结缘深深。      在新加坡,工作团队除到访我会馆,也先后前往国家图书馆、怡和轩和中华医院等机构搜集资料。他们也会见了孙炳炎的后人——儿子聚德、女儿惠琼和孙子正毅,了解他们至亲生前的为人性格、生活喜好等等。   在我会馆,工作团队则访问了林主席与秘书简兴强,以探知孙炳炎个人的处事作风,他们两人与孙炳炎过去至少共事超过十年。另外,工作团队也在会馆拍摄外观和内部装设;我会馆位于金融区丝丝街的大楼,是孙炳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倡议重建后新盖成的。  孙炳炎传记估计需资80万人民币(新币约15万元)制作,预定两年后问世。   (余经仁稿于2014年12月) 文中照片解说: 上图:孙炳炎先贤传记工作团队人员与主人交流后合影留念,左起郭倩、余经仁、林蔼能、林树南、孙吉龙、孙桂平博士与叶薇。 中图:林树南主席(左)带领孙吉龙会长参观我会馆的礼堂设施。 下图: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一行到访,获林树南主席(右一)等接待。

与外宾交流

新加坡同安会馆访问团盛赞人文集美发展战略

2014年10月15日 15:1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新加坡同安会馆访问团在陈嘉庚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南洋大学校友陈皆成(右)和戴文雪(左)参观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时合影留念. 林树南主席座谈会上致辞   中国侨网厦门2014年10月15日电(王昌泽)新加坡同安会馆林树南主席率26人日前访问厦门集美区,访问团盛赞人文集美发展战略。   新加坡同安会馆访问团在厦门各区参访,当天上午到集美,一行先后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集美新城,并听取了人文集美发展战略的情况介绍。集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启德、区人大副主任陈清苗、副区长蔡冬梅、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陈友谊等陪同参观并召开欢迎座谈会,与访问团成员共叙乡情、增进乡谊。   在参观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时,随团来访的新加坡南洋大学13届校友陈皆成、15届校友戴文雪久久不舍离开。戴文雪先生说,六使校主的音容笑貌深深镌刻在自己脑海中,因为有了南洋大学,自己才得以就读华文大学。今天,看到集美政府出资修缮校主旧居并布展宣扬事迹,感到很欣慰,要发动更多的校友到集美瞻仰缅怀。   座谈会上,林树南主席说到,新加坡同安会馆成立至今已有83年,集美籍侨领陈文确、孙炳炎担任会馆主席累计达54年之久,为会馆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和团队成员参观后有很多感想,不论是嘉庚先生爱国爱乡、毁家办学的高尚品德,还是六使先生创业有成、开办南洋大学的事迹,都充分体现了忠公诚毅、爱拼敢赢的精神,集美区现在提出弘扬嘉庚精神和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学村文化,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很切合集美实际,衷心祝愿集美发展越来越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