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宾交流

金同厦乡亲再聚马国叙乡情

本区域的千名金同厦乡亲,10月下旬有缘共聚一堂,再叙乡情。  事缘马来西亚柔佛州金同厦会馆成立50周年,适逢金禧大庆,自是隆重其事,广邀区域内的乡亲团体同欢共庆,这些团体,除马国的同乡会之外,还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台湾金门、高雄等地。此外,故里同安区政府也派出一个以政协副主席洪祖溢为首的六人代表团参与,全部外宾多达500人,热烈情况成为会馆所在地峇株巴辖的一大盛事。  柔佛州金同厦会馆成功主办50周年金禧纪念庆典,也让各地乡亲十分鼓舞兴奋,因为马来西亚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2018年将在吉隆坡承办第11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巧合的是,柔佛州金同厦会馆会长郭明发身兼联合总会的总会长,众乡亲因此深信,马国的同乡会将能够再接再厉办好来届世联会,为我乡亲争光。  联合总会目前已经投入筹备事宜,大会预定在后年最后一季举行,日期最终将在常设秘书处我会馆主催的扩大会议上议决。世联会是五年二度举行,根据章程,当中一次在家乡举行,一次则在海外国家地区。  世联会去年12月在故里同安区举行,所以,这次庆典也是金同厦的乡亲们别后10个月,再一次的大聚首。   柔佛州金同厦会馆主办金禧纪念庆典,从10月21日开始一连三天举行,整个活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在三天两夜的节目活动中,除了两场丰盛的晚宴,即欢迎晚宴与金禧晚宴,还安排许多知识性的教育参观活动,确保与会的乡亲们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东道的理事们,从董事、青年团到妇女组,全部都全情热心参与,不论是交通、接待、餐饮、观光活动,一切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展现出他们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凝聚力,也让乡亲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例如,参观活动就安排大家走访当地与周边的名胜,像峇株巴辖地标凿石城广场(按:峇株巴辖是译自马来文的Batu Pahat,意思是凿石)、永平德教会紫安阁、科技农场以及石文丁渔村,让大家有机会认识当地的旅游景点、有机农场发展与渔村风貌。另外,主人也刻意安排在凿石城广场留下全体照,更是意义深长。  其中的石文丁渔村行程,最是让人难忘,这个渔村充满原始风貌,还有多所古庙,包括福建人最尊为神明的妈祖庙,以及一整片的红树林。  在渔村自由遛转后,主人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果盛宴,大家就在妈祖庙前的庭院,品尝各种新鲜南洋水果和罗惹(新马人喜爱的水果沙拉)。随后,主人在海边燃起欢迎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动附近红树林栖息的候鸟,纷纷展翅飞起,一时蔚为奇观。这幕稀有特异景观,也让乡亲们竞相按下手机相机摄录留存。  隔天走访峇株巴辖的大马路也是一绝,在青年团员的导览下,大家欣赏了这里的多栋百年古老建筑,例如中华总商会、福建会馆、天后宫、邮政局等等,了解它们的一页沧桑史迹,过程让人回味。   至于金禧晚宴,盛况不在话下,它宴设海景宴宾楼,宴开150席,宴上,老乡亲久违重逢相见,互相问候近况,人人都兴奋不已,一时乡音处处,让人倍感亲切。酒过三巡,大家互相敬酒,更显热闹,马国传统的欢庆声“兴啊、旺啊、发啊”不绝于耳,传遍餐馆各个角落。而台上的文娱表演,场场精彩,都让观众一再报以热烈掌声。  最值得一提的是,晚宴的出菜仪式别具一格,会馆的30多名青年团团员“粉墨登场”,披上围巾扮演厨师,捧菜送上贵宾席,轻松有趣的场景与具创意的构思,获得全场来宾乡亲们掌声热烈不断。   在最后一天的欢送午宴上,所有在场的同乡会受邀上台发表感言,结果,代表们对于东道的热情接待与丰富的节目,都不约而同给予东道高度赞赏,同时祝福柔佛州金同厦会馆在来临的世联会,再办一次伟大热情的盛会,名垂世联会历史。  对于大家的盛赞,柔佛州金同厦会馆会长郭明发仅以最谦虚的心态回应说:“就是因为大家的盛情支持参与,才推动我们办成一次完美的庆典!”  他矢言不负众望,与马国的同人同乡会一起努力,为世联会缔造美名。  餐后,乡亲们依依不舍各自回国,但大家都约好,2018年世联会上再相见。 我会馆组大型代表团参与其盛  另一方面,这次50周年金禧纪念庆典,我会馆是组织一个特大的代表团,越过长堤共襄盛举。  代表团全团26人,是这些年来除参加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外最大的一个代表团,它显示同人都重视与外地乡会的联系,希望通过会面促进乡情,加强乡谊,因此努力争取机会参与。  代表团是由副主席汪家裕率领,其他成员还有会务咨询林树南、副主席林建和与陈皆成、总务沈武平、正副财政曾英庭与林成基、文教股长余经仁、国际关系正副股长朱长辉与沈庆裕、正副交际股长林平仲与黄和汀、康乐股长陈瑞成,理事戴文雪、林丽霞及部分家眷与友人。另外,三位名誉主席魏耀坤、杨松鹤与洪允德也随行,其中魏耀坤乡长也是印尼同安互助基金会主席。   (余经仁稿于2016年11月初) 照片说明: 1、乡亲参观凿石城广场,也在主人安排下,在峇株巴辖这个地标拍摄团体照。2、这是永平徳教会紫安阁的中国苑林,林中的这个巨龙雕像是主体建筑。巧合的是,我会馆副财政林成基也是紫安阁副阁长。3、这是石文丁渔村。4、参观石文丁渔村后,主人安排水果与水果沙拉——罗惹招待乡亲,看大家吃得多开心。5、乡亲徒步游览峇株大马路,也进入拥有109年历史的中华商会参观,商会现任会长郭明发与青商组主任张迎煌都是咱们金同厦会馆乡亲。6、中华商会收存的"中华商会"牌匾,是清朝光绪皇帝在三十四年(1907年)时所赠赐,它今天仍高挂在大堂上,已经成为会里的一件珍贵文物。

与外宾交流 会馆活动

马国同乡会要办最大规模世联会

马国的同乡会准备以3000人的规模,主办来临的世界同安联谊大会。  马来西亚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是在11月上旬组团回返故里会见领导层时,向家乡汇报主办方的这个意愿目标。  我会馆总务沈武平在接受《同安网站》访问时也透露,马国的同乡会已经征求他们首相纳吉的首肯,为这个世界同安乡亲的大聚会主持开幕典礼,整个大会,因此预计将是十分隆重;沈武平是以联谊大会常设秘书处的身份,全程陪同马国的乡会访问。  马国同乡会是在去年12月于同安故里举行的第10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时,成功获得第11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的主办权,会议定2018年第三季在马国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将有三天的活动节目。世联会是五年二度召开,一次在家乡,一次在海外。  如果马国能够以3000人的规模主办大会,那将给大会创下历来最高纪录。到目前为止,赴会的最高纪录是第2届在故里举行的大会,当时海内外与会者多达2000人。  马来西亚同乡会代表团这次回乡访问,是由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总会长郭明发担任团长,其他团员包括两名会务顾问陈成龙与林顺平、署理总会长郭可培、柔佛州金同厦会馆署理会长陈期惠、副总会长张迎煌等15人。  代表团回乡的行程获得高度重视,厦门市、同安区与翔安区领导都亲自接见,他们包括厦门外侨办副主任黄新英、国外处处长陈建明、同安区长王雪敏、副书记蔡伟中、政协副主席洪祖溢、翔安区书记黄奋强、区长胡盛、统战部长洪国平等人。宾主双方在会面时,彼此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共识。  主人也承诺全力协助大会秘书处的联络与协调事务,以确保大会顺利与成功举行。在这方面,它将不惜借调人手到吉隆坡参与工作。  对于马国同乡会雄心勃勃要主办一次最大规模的大会,沈武平受访时也表示十分欣慰。  他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马来西亚的同乡会是具备最优异条件,办好这个全球的同安乡亲大会。”  他也表示,作为马国的近邻与常设秘书处,我会馆预料到时也会发动更多会员参与,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  第11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的确切主办日期未定,它得在我会馆常设秘书处举行的顾问团扩大会议上议决。扩大会议预定在明年第三季召开。  (余经仁稿于2016年11月中)  我会馆总务沈武平(右四)陪同马来西亚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回乡访问时,会见厦门外侨办副主任黄新英(左三)并交换礼品,其他人左起是外侨办国外处长陈建明、柔佛州金同厦会馆署理会长陈期惠、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总会长郭明发、顾问陈成龙与署理总会长郭可培。

会员博客

喝咖啡—Coffee drinking

作者:林友赏 不久前,新加坡同安会馆与新加坡读书会发展协会联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讲座,由同安会馆副总务、资深咖啡从业员、 Fresh Cafe 创办人陈长(重)贺先生,主讲“醇香味浓话咖啡”。陈先生不但为济济一堂的来宾细说从头,讲解了咖啡的由来、分类,如何泡制出一杯好咖啡等等,更让出席者品尝了亚洲又醇又香又浓美的一等咖啡,令人回味无穷! 坦白说,我对咖啡所知不多,平时也很少喝咖啡。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随团到中国一游,整团有一百多人,第一晚入宿北京华北大饭店。隔天一大早,下楼到酒店的餐厅用早餐,只见人群激动、杂音沸腾,原来就将出游,早餐却还没有着落!有一名大汉大发雷霆:“没有早餐还可以等,现在竟然连咖啡都没有得喝!”“就是嘛!”另一人回应道:“新加坡人早上一定是要喝咖啡的!”第三个人紧跟着说:“早上不喝咖啡的不是新加坡人!”我当众目瞪口呆,原来在新加坡生活了几十年,我还不是新加坡人!!! 身为市井小民,在出席上述讲座之前,我从来没有喝过上等咖啡,只偶尔光顾咖啡店或小贩中心,也从来相安无事。一直到不久前,又光顾了一间咖啡店,用老祖宗的闽南语,向伙计叫了“咖啡一杯!”不想这位店小二来自中国,转达有误,咖啡店的掌柜甚为恼火,当众把他臭骂了一顿:“笑!一个人喝七杯咖啡……!” 笑:闽南语,疯也!(神经病!) 附: 咖啡小辞典: kopi-O 咖啡乌,有糖无奶kopi-O kosong 咖啡,无糖无奶kopi-C 咖啡加鲜奶,有糖Kopi-gao 浓咖啡,有糖有奶kopi-po 稀咖啡,有糖有奶kopi-xiu dai 咖啡,有奶少糖kopi-ka dai 咖啡,有奶多糖kopi-peng 咖啡加冰kopi-C kosong 咖啡,加鲜奶无糖kopi-kosong 咖啡加炼奶无糖

青年股

我会馆青年团探访儿童收容所

我会馆青年团9月18日探访金文泰的Melrose儿童收容所,陪伴儿童度过一个温馨的星期天下午。   会馆青年股是趁中秋佳节期间安排探访活动,以培养年轻团员关怀社会、关怀不幸社群的价值观,同时也希望借这个传统节日,传播中华文化并分享节日的欢乐气氛。   探访活动是由青年股正副股长蔡鸿达与林俊融组织带领,其他成员还有江曦文、倩瑜两姐妹、林嘉敏、陈伟祥与友人黄琬甯。此外,副总务陈汉栋、文教股长余经仁、产业副股长洪健凯与福利股理事黄秀琼也到场支援打气。   当天的活动是以轻松的魔术表演掀开序幕,在魔术师蒋家宏精彩有趣的呈献下,每个小孩都乐开了怀,现场不时传来欢笑声。   魔术师蒋家宏(30岁)也是我会馆新进的会员,进入魔术这一行已经有两年之久。   茶会休息时间后,节目是教导儿童制作灯笼。在青年团团员细心的指导下,小孩都能制出小巧精美的灯笼。随后,他们再陪同小孩们提灯绕行,让他们欢享庆中秋的乐趣。  整个探访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这才圆满结束。   对于年轻人在宝贵的星期天拨出时间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会馆同人都留言表示欣慰与赞赏。  会务咨询王金榜乡长特别感谢年轻人的付出,他也希望年轻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文教股理事戴文雪也认为,青年团这次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会馆美好的前景。   他说:“我们需要这些有抱负远见的年轻人挺身而出,为我们这个拥有84年历史的会馆出力!”他希望大家继续加油。   这也是青年团两周来两次积极参与会馆活动,本月10日在会馆举行的中秋晚会与勤学奖颁发仪式,就是由他们一手包办策划制作,当中的提灯笼猜灯谜、小孩朗诵闽南语诗句等节目,都获得大家好评。   余经仁稿于2016年9月底  1 收容所的儿童排排坐,欣赏蒋家宏精彩有趣的魔术表演。 2 青年团团员陈伟祥(左起)、股长蔡鸿达与副总务陈汉栋教导儿童制作灯笼。 3 完成探访任务后,参与的团员与理事在儿童收容所门外,来个合照留作纪念。

与外宾交流

我会馆组团参访茶阳(大埔)会馆文史馆

我会馆本月6日组团到访茶阳(大埔)会馆,参观会馆的文史馆设施,也加强会馆之间的联系。  我会馆展开这项参访活动,主要是要了解其他会馆的文化设施,以备日后发展时借鉴参考。  参访团是由福利股长蒋援朝率领,随行理事团员还有文教股长余经仁、交际副股长黄和汀、康乐理事蒋黎金、查账林友赏、会员杨宝泉、蒋海君以及其他友人。  负责接待的是茶阳(大埔)会馆文史馆主任何炳彪,他也是文史馆的主要创立人。巧合的是,何炳彪与蒋援朝、余经仁、蒋黎金与林友赏四人还有多一重师生关系;何炳彪退休前,一生在立化中学执教。  茶阳会馆位于芽笼22巷,楼高八层,全部自己会馆应用,其中七楼与八楼,保留作为图书室与文史馆用途。文史馆收藏许多珍贵文物,例如照片、模型、历史文件等等。至于图书室,包括客家文化研究室,藏书数千,内容十分丰富广泛。  访问当天上午开始后,何炳彪老师以他一贯的教师专业与精神,从文史馆创办的渊源说起,间中又穿插介绍大埔的文化、历史、古迹、典故、习俗、乡情等等,让参观者在短时间内,就对这个广东省的县属有所认识了解。  之后,团员再细细参观文史馆的各项收藏,并且提出许多问题,彼此之间有很大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茶阳会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订立合作计划,每年会赞助多名研究生,前往大埔实地考察学习,回国后学生得呈交论文,再交由会馆出版丛书。  何老师表示,这一来,会馆每年都能添进与累积许多学术资料。  参访活动结束后,大家邀请何老师共进午餐,彼此再交流一番,也一叙旧日师生情,乐也融融。   余经仁稿于2016年9月中 林友赏、蒋海君等摄影 1:何炳彪老师(左一)在讲解时,与团员有很大互动。2:参访团团员在参观后,与何炳彪老师(右四)一起合照留念。团员左起是黄建盛老师、邓添隆、杨宝泉、林培如、蒋援朝、陈树华、蒋黎金、蒋海君与余经仁。3:文史馆内展出的各项文物。4:参访活动结束后,蒋援朝(左)代表我会馆,赠送纪念品予何炳彪老师,感谢他热情接待。5:参访团员仔细参观各种展品。6:这是茶阳会馆位于芽笼22巷的外观,它楼高八层,其中七楼与八楼保留作为图书室与文史馆用途。

会员博客

有眼不识福励 与君一席谈—A Talk with Mr Chew Hock Lay

作者:林友赏     我时常到同安会馆走动,“认识”现任同安会馆副总务蒋福励先生多年,但一直没有和他谈过话。至到近日参加同安会馆会员大会,不但有机会和他讲话,而且在会后聚餐时,承蒙他为我看相和指点迷津,令人受益匪浅。     过去时常看到蒋君登上会馆讲台,高歌数曲,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很会唱歌的人,如此而已。后来拜读了会馆青年股股长林丽平小姐的大作,始知蒋君不但是出色的歌手、太极高手,而且还是一名会看相的德士师傅!     蒋君勤奋好学,懂得多种语言和方言,文凭、证书无数,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多年,还曾和王沙、黄正经等名嘴合作过。这些年来,身为虔诚的佛教徒,他更热心于辅导的工作,助人无数,而且成效可观,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高人现身,机会难得,我一再要求,他终于乐意为我看相:我的面相不错,一对眉毛和鼻子适中,挡掉了不少霉气;从嘴型则看得出我是“会说话”的人。我的女儿与我的关系不错,她将来会知恩图报,照顾我的晚年生活。我的问题是为人严肃,不容易与人亲近,而且有一点自卑、过度执着。他又一再引用净空大师的名言:看破、放下、随缘,为我指点迷津!这是我第一次给人看相,身为老庄的信徒,七早八早就已退休的我,必须坦白承认我并非完全同意他的高见,而且以上所述,若有任何地方与蒋君的原意有差异,都是我个人的失误。     这次有机会与蒋君一席谈,才深深的体会到过去“有眼不识福励”。如果我也像他如此多才多艺,这些年来生活肯定多姿多彩;假如我也像他懂得多种语言,今天也肯定不会如此落魄!其实有眼不识福励者,又何止我一人?听说有人对蒋君出任会馆的副总务不以为然,理由是他只是一名德士司机!自食其力,靠驾德士为生,光明正大!见不得人吗?据我所知德士师傅之中,不少是卧龙藏虎,蒋君更非等闲之辈!更何况他是经由会员大会选出,众望所归,义务出任高职,理应给予全力支持!不过,个人认为他虽然才能兼备,但可能比较低调,喜欢默默耕耘,不看重名气,这一切原本都是美德,可惜的是身为一名社团的中坚份子,此等作风却显得不合时宜,难以显现领导才能,以致偶尔被一些人误以为是平庸之徒,而不能全力舒展才气和号召力!平心而论,此时此地,在社团搞活动,身份、地位、名望、财富……等等,没有高人一等,不少人懒得理你,要不然就是对你敷衍了事,其实这早已是见怪不怪的人之常情。但若不幸果真因为如此而流失、埋没人才,那就太可惜了。

人物专访

遨游书海与笨蛋投资法—已故会馆副主席蔡良乾

在同安会馆,爱书、爱文字、爱写作的人很多,文教股股长蔡良乾便是其中一位。 要找他并不难, 每个星期有那么两三天, 你可以在国家图书馆或百胜楼一带,看到他的踪影。 除了到书店找朋友聊天, 他也找创作资料。 其实,专注于东南亚华人研究的良乾,家里有不少相关的书籍。     不过, 如果以为良乾只懂得往文字和书堆钻, 那就大错特错了。     出生于印尼的他,早年是南洋商报的政治与财经记者。 33岁那一年,他获得了共和联邦秘书处奖学金,负笈英国修读财经新闻学。 1977年,他加入海峡时报协助推出双语版。 双语版的概念是由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倡议的,目的是确保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传承。 及后,良乾成为新加坡广播局(新传媒前身)新闻执行编辑。 他也曾担任香港亚洲周刊驻新加坡特派员。     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他将自己的文稿结集起来,出版了《狮城采访》和《南洋采访》。     作为文字工作者,良乾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对人物性格的敏锐观察和刻划。现阶段,他致力于东南亚华人,特别是闽南人的历史研究,对象包括同安人如商人兼教育慈善家陈嘉庚、前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非台湾前总统)等人。     退休后,良乾曾自组公司,从事翻译和剪报。他也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投资。套他自己的说法,他采取的是”傻瓜笨蛋投资法”,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看股市的起起落落,只需追随李氏基金所投资的上市公司,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这是因为我的岳父张振智毕生都在李光前的南益有限公司工作,没有打过另一分工。他对我说过:李光前经常交代:胶价越上涨就应该越卖出!价格越惨跌就越买进!” 良乾的投资组合包括:大东方控股、华侨银行、海峡商行、花莎尼、罗敏申、联合工程、维信等。     除了在股市有所斩获外,他在房地产投资上,收获也不小。他目前在荷兰村和政府大厦地铁站一带,拥有商店出租。       “傻瓜笨蛋投资法”果然一点也不笨蛋傻瓜。良乾从学术界跨越到投资领域,而且是在半百以后,印证了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话,也让人看到他在学术和投资领域之间游走的潇洒姿态。(蔡良乾先生已故) 撰稿:林丽平 Reading with Pleasure and Adopting the Idiot Investment Strategy Within our association, there are many book …

与外宾交流

墨尔本厦门乡亲成立同乡会

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厦门乡亲最近组织了同乡会,以加强乡亲之间的乡谊与联系。   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筹备委员会主要筹备人黄添福6月27日专程前来我会馆作介绍访问时,透露了澳洲厦门社群的这一最新动向。他也盛情邀请会馆组团参加它在9月24日举行的成立典礼,共襄盛举。  黄添福人脉广阔交际良好,预料将获推举为第一届的会长,领导墨尔本这个闽南乡亲组织。   黄添福本身是同安古宅人,今年61岁,早年留学德国,在当地学习与工作居留七八年后,决定回返故里,并看准时机创业,目前他经营房地产开发与外贸,是厦门市银城佳园房地产公司与厦门市福莹贸易公司的董事长。他在2009年到墨尔本定居。因为业务关系,现在是中国与墨尔本两地来回跑。   他表示,在墨尔本的厦门人这些年来经常都有聚会,大家也觉得应该发起乡亲的组织团体,这样既能名正言顺,也能壮大声势,加强凝聚力。后来,在多名热心乡亲奔走相告与招募下,共有整300人加入,同乡会就在大家的期待中成形,一切法律程序也获得相关部门批准。   墨尔本现有人口500多万,当中华人占约有一成。   黄添福也透露,同乡会现在差欠一个正规会所,乡会正在积极物色当中。过去,筹备会议都是假借他的住家举行。   另一方面,墨尔本厦门同乡会也希望加入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的大家庭当中,对于此,身为世联会永久秘书处的我会馆表示欢迎,不过,总务沈武平告诉来宾,在程序上,还需要经过大会通过。   到目前为止,世联会未订下任何会议意向,因此,墨尔本厦门同乡会寻求入会,最快需要等到明年第11届世联会在新加坡召开扩大会议时,才有机会提出入会动议。至于扩大会议几时举行,就等待下一届的东道决定。马来西亚是第11届世联会的主办国,会议预定在2018年举行。   在受询墨尔本厦门同乡会会否承办世联会的问题时,黄添福表示,他们现在还缺乏人力财力物力,所以要办世联会,一切言之过早,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办好来临的成立典礼。   黄添福当天傍晚在到达会馆时,获得会务咨询林树南率领的理事会同人欢迎,这些同人包括正副总务沈武平与洪旭、财政曾英庭、文教股长余经仁、交际正副股长林平仲与黄和汀、理事林丽霞与副福利股长蒋福励。   随同黄添福前来的还有另一名同安的乡亲黄再祥,他也是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筹备委员会的委员。   在结束访问后,宾主双方互赠纪念品留念,黄添福再三热情邀请会馆9月赴一趟墨尔本,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除了新加坡,故里的侨联事务单位也在受邀之列。   我会馆过后再安排同进晚餐,宾主继续交流一番,到近10时才尽欢而散。    (余经仁稿于2016年7月初) 照片说明:         1、黄添福(右二)赠送纪念品给我会馆,由沈武平(左二)代领,右一是林树南,左一是黄再祥。    2、外宾黄添福(左四)黄再祥(左三)与我会馆同人一起合影留念,左起曾英庭、洪旭、沈武平、林树南、蒋福励与林平仲。

会馆活动

会馆同人登山促进乡情健康

我会馆理事会的同人、家眷和乡亲,6月26日星期天起了个大早,热情参加会馆主办的健康大行走活动。  这是会馆第一次主办这样的郊游健康活动,大行走目标选在风景幽美的直落布兰雅山。当天清晨,大家一身轻装,7时许就准时在亚历山大路的贺特公园(Hortpark)集合,然后沿着山坡的走道,一路登上直落布兰雅山顶。之后,再从亨德申方向下山,最终在直落布兰雅购物商场结束,全程长约5公里,费时一个半小时。  当天上午老天作美,风和日丽,大家在轻松的脚步中,一边寒暄交流,一边饱览山坡的大自然风光,既促进乡情又有益健康,致使人人都特别愉快,乐在其中。  根据《同安网站》了解,为了参加这项活动,好多同人都努力争取机会,精神十分可嘉。  例如黄秀琼的女儿江倩瑜,她之前的傍晚6时许,才从英国经历15小时飞行与转车,马不停蹄回返家门,不到12小时,她就连同母亲与父亲江丕显教授,一起踏上征途。  倩瑜是在英国的名牌大学杜伦(Durham University)深造,刚完成第一年学业,现在回国度暑假。  戴文雪同人是另一例,他当晚深夜就要飞赴北京,出席女儿佳音的大学毕业典礼,但他仍坚持起早参与。  乡亲黄文境(43岁,精密工程人员)则是一家三口,专程从麦波申的住家前来,为准时赴会,还包了德士赶到,为的也是要与乡亲一起同聚作运动。  文境的儿子志培,年13岁,是全场最年轻的参加者,他与我会馆的长者会务咨询王金榜年龄相差71岁。金榜乡长今年高龄84岁,平时喜好运动,每星期打两次太极,极力养好身体,最是老当益壮了。  至于终点选择在直落布兰雅购物商场,也有特殊原由。原来,我会馆总务沈武平就在这里经营悦华食阁,结果大家完成行走的任务后,还可以在这里轻松同聚。沈武平为此还盛情招待早餐,慰劳大家辛苦付出。身为主人,他与夫人黄完还忙着倒茶捧咖啡,爱会馆爱乡亲之情,溢于言表。  推动这次大行走活动的副总务陈汉栋,对于同人热烈参与感到欣慰。  他说:“会馆同人平时开会才见一次面,会议结束后又因夜深赶着回家,每次总是匆匆忙忙,推出这样的活动,彼此可以轻松交流相聚,进一步加强乡情,也促进身体健康。”  他因此希望更多同人参与,这样,那些没有参加的同人,就难有“闪避”的借口了。  副主席汪家裕在总结时也说:“这是会馆第一次主办这样的健康活动,反应显然不错,是一个好的开始,往后,希望每一两个月就办它一次,让同人乡亲能够更多机会相聚。”  参加这次活动的同人,还有陈皆成夫妇、曾英庭、余经仁、蔡鸿达、蒋晓虹、林丽霞、林友赏及乡亲柯丽珍,总数共21人。   (余经仁稿于2016年6月底) 照片说明: 1、沿着直落布兰雅山走道,我会馆同人享受一次郊游行。2、征服直落布兰雅山,大家在这个地标前留影。3、会馆同人在食阁共进早餐后,来一张团体照留念。